资讯信息
       宝鸡楼市
       二手房行情
       租赁行情
       商品住宅日成交
       预售许可证
    重点房源推介
    政策法律
    全国人大
    国务院
       行政法规
       国发国办文件
    部委规章文件
       住建部规章
       住建部文件
       财政税务局
       其它部委及法院
    省级法规及文件
    市级文件
       市政府文件
       市级部门文件
    证券法律政策
    专题报道
       经验分享
       资料分享
       股票知识
       健康保健
    加盟八千家
       加盟八千家
       经纪人天地
   
   当前位置--八千家资讯--宝鸡西安楼市--正文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您访问8000j·宝鸡房地产网    录入:绿叶 时间:2025-03-02 16:37:07  点击数:121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2025年2月28日

 

 

[6]2024年年末,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为22240万人,15—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为87557万人。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1349084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6.7%。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三季度增长4.6%,四季度增长5.4%。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5749元,比上年增长5.1%。国民总收入3133967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全员劳动生产率4为173898元/人,比上年提高4.9%。

年末全国人口514082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435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93万人,死亡率为7.76‰;自然增长率为-0.99‰。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3439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7345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4.5%。全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256万人,比上年多增12万人。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全国农民工8总量29973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外出农民工17871万人,增长1.2%;本地农民工12102万人,增长0.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农产品生产者价格9下降0.9%。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23个,持平的为4个,下降的为43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9个,持平的为1个,下降的为60个;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2个,下降的为68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的城市个数为70个。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2024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356亿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7.1217元人民币,比上年贬值1.1%。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11中,装备制造业12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4.6%;高技术制造业13增加值增长8.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6.3%。新能源汽车产量1316.8万辆,比上年增长38.7%;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6.8亿千瓦,增长15.7%;服务机器人产量1051.9万套,增长15.6%;3D打印设备产量341.8万台,增长11.3%。规模以上服务业14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15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9%。高技术产业投资16比上年增长8.0%,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17增长8.0%。电子商务交易额18464091亿元,比上年增长3.9%。网上零售额19152287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全年新设经营主体2737万户,日均新设企业2.4万户。

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00%,比上年末提高0.84个百分点。分区域看20,全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702356亿元,比上年增长5.0%;中部地区生产总值287156亿元,增长5.0%;西部地区生产总值287350亿元,增长5.2%;东北地区生产总值63451亿元,增长4.4%。全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115394亿元,比上年增长5.2%;长江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630228亿元,增长5.4%;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331691亿元,增长5.5%。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取得新成效。

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初步测算,全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21比上年下降3.4%。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3712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4%。在监测的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65.5%,未达标的城市占34.5%。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0.4%,Ⅳ类断面比例为7.8%,Ⅴ类断面比例为1.2%,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05442亿元,比上年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4.2%;股份制企业增长6.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0%;私营企业增长5.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3.1%,制造业增长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纺织业增长5.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6%,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8%,汽车制造业增长9.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5.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1.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74311亿元,比上年下降3.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21397亿元,比上年下降4.6%;股份制企业56166亿元,下降3.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7638亿元,下降1.7%;私营企业23246亿元,增长0.5%。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11272亿元,比上年下降10.0%;制造业55141亿元,下降3.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7898亿元,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16元,比上年增加0.36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39%,下降0.30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5%,比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24为75.0%。

初步核算,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549.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6%。

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34862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4.6%。其中27,火电装机容量144445万千瓦,增长3.8%;水电装机容量43595万千瓦,增长3.2%;核电装机容量6083万千瓦,增长6.9%;并网风电装机容量52068万千瓦,增长18.0%;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88666万千瓦,增长45.2%。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9949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7513亿元,比上年下降9.8%,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3669亿元,下降8.7%。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37981亿元,比上年增长5.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9232亿元,增长7.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4729亿元,增长6.4%;金融业增加值98544亿元,增长5.6%;房地产业增加值84565亿元,下降1.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63438亿元,增长10.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56576亿元,增长10.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2%,利润总额增长2.4%。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28578亿吨,比上年增长3.8%。货物运输周转量261948亿吨公里,增长5.6%。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6亿吨,比上年增长3.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4亿吨,增长6.9%。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3200万标准箱,增长7.0%。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2917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8.5%。旅客运输周转量33886亿人公里,增长13.6%。

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35268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694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651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0989万辆,增加1562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140万辆,增加1099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19343万辆,增加675万辆,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8204万辆,增加664万辆。

全年完成邮政行业寄递业务总量301937亿件,比上年增长19.2%。邮政业完成邮政函件业务9.9亿件,包裹业务0.3亿件,快递业务量1751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4034亿元。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118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321265万个,其中4G基站711万个,5G基站425万个。全国移动电话用户178960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10140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27.1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36698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352万户,其中1000M速率及以上的宽带接入用户3420683万户,增加4355万户。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3526.56亿户,增加3.24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11.08亿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11.0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78.6%,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7.4%。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3376亿GB,比上年增长11.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6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37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83345亿元,比上年增长3.5%。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7813亿元,增长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5531亿元,增长4.3%。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427165亿元,增长3.2%;餐饮收入56180亿元,增长5.3%。服务零售额39比上年增长6.2%。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9%,饮料类增长2.1%,烟酒类增长5.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0.3%,化妆品类下降1.1%,金银珠宝类下降3.1%,日用品类增长3.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1.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2.3%,中西药品类增长3.1%,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0.3%,家具类增长3.6%,通讯器材类增长9.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0.3%,汽车类下降0.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0%。按零售业态分,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零售额比上年增长4.7%,专业店增长4.2%,超市增长2.7%,百货店下降2.4%,品牌专卖店下降0.4%。

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0127878亿元,比上年增长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6.5%。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0916亿元,比上年增长413.1%。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4374亿元,增长3.2%,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7%。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分区域看42,东部地区投资增长1.3%,中部地区投资增长5.0%,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4%,东北地区投资增长4.2%。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9543亿元,比上年增长2.6%;第二产业投资179064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投资325767亿元,下降1.1%。基础设施投资43增长4.4%。社会领域投资44下降2.5%。民间投资45257574亿元,下降0.1%;扣除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民间项目投资增长6.0%。分领域看,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10.8%,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5.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0280亿元,比上年下降4710.6%。其中住宅投资76040亿元,下降10.5%;办公楼投资4160亿元,下降9.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944亿元,下降13.9%。全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897385万平方米。二手房交易网签面积4971812万平方米。年末新建商品房待售面积75327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39088万平方米。

全年全国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公租房等开工建设和筹集180万套(间);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开工建设和筹集189万套,城市危旧房改造开工7.9万套;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惠及居民966万户;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开工23.9万户。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3846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出口254545亿元,增长7.1%;进口183923亿元,增长2.3%。货物进出口顺差70623亿元。对共建“一带一路”50国家进出口额220685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出口122095亿元,增长9.6%;进口98589亿元,增长2.7%。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51进出口额131645亿元,比上年增长4.5%。民营企业进出口额24332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55.5%;其中出口164717亿元,增长9.4%。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75238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出口31756亿元,增长18.2%;进口43482亿元,增长11.8%。服务进出口逆差11727亿元。

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9080家,比上年增长9.9%。实际使用外资8263亿元,下降27.1%,折1162亿美元,下降28.8%。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含通过部分自由港对华投资)对华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7172家,增长23.8%;对华直接投资1147亿元,下降6.2%,折161亿美元,下降8.4%。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2864亿元,下降32.3%,折403亿美元,下降34.0%。

全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102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折1438亿美元,增长10.5%。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2399亿元,增长6.5%,折337亿美元,增长5.4%。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1820亿元,比上年增长4.2%,折1660亿美元,增长3.1%。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完成营业额1388亿美元,增长3.4%,占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比重为83.6%。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1万人。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7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税收收入174972亿元,下降3.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461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全年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金额26293亿元。

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_2)余额313.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3%;狭义货币供应量(M_1)余额67.1万亿元,下降1.4%;流通中货币(M_0)余额12.8万亿元,增长13.0%。

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5232.3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少3.3万亿元。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53408.3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末增长8.0%,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252.5万亿元,增长7.2%。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8.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8.5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02.3万亿元,增加18.0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59.6万亿元,增加17.3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5.7万亿元,增加18.1万亿元。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54余额32.9万亿元,增加4.2万亿元。本外币涉农贷款55余额51.4万亿元,增加4.7万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0万亿元,增加1.6万亿元;绿色贷款余额36.6万亿元,增加6.5万亿元。

年末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31.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1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58.7万亿元,增加0.7万亿元。其中,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10.2万亿元,减少0.2万亿元;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48.5万亿元,增加0.9万亿元。

全年沪深交易所A股累计筹资564251亿元,比上年减少6484亿元。沪深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上市A股77只,筹资622亿元,比上年减少2796亿元,其中科创板股票15只,筹资152亿元;沪深交易所A股再融资(包括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优先股、可转债转股)3629亿元,减少3688亿元。北京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23只,筹资5748亿元。全年各类主体通过沪深北交易所发行债券(包括公司债券、企业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筹资13.4万亿元,其中沪深交易所共上市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29只,募集资金655亿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6101家,全年挂牌公司累计股票筹资58119亿元。

全年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5914.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万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05696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5.7%。其中,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31917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0715亿元,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4331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3005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8747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赔款及给付4449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9810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比上年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6134707元,增长5.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8元,比上年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9302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比上年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605元,增长4.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34,比上年缩小0.05。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62,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542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1608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3925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3359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8809元。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4961元,比上年增长3.8%。脱贫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22元,比上年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8227元,比上年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6413016元,比上年增长7.4%,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6.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557元,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280元,增长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8%,其中城镇为28.8%,农村为32.3%。

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34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2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3830万人,减少69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2638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92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9471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589万人,增加21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0398万人,增加22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5298万人。年末全国共有625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362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39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65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66772万人次。全年领取国家定期抚恤金、定期生活补助金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822万人。

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4.3万个,其中养老机构4.0万个,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1045个。民政服务床位67825.3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799.1万张,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床位9.7万张。

 

 

  • 上一篇文章: 空置房物业收费难题怎么破

  • 下一篇文章: 不必过于焦虑被AI替代
  •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Copyright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8000j网(八千家)
    声明:本网站文章、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之用,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电函后3日内删除。
    电话:0917-15309175008 E-mail:8000j@163.com
    八千里路云和月,让爱有个家!——八千家(800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