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信息
       宝鸡楼市
       二手房行情
       租赁行情
       商品住宅日成交
       预售许可证
    重点房源推介
    政策法律
    全国人大
    国务院
       行政法规
       国发国办文件
    部委规章文件
       住建部规章
       住建部文件
       财政税务局
       其它部委及法院
    省级法规及文件
    市级文件
       市政府文件
       市级部门文件
    证券法律政策
    专题报道
       经验分享
       资料分享
       股票知识
       健康保健
    加盟八千家
       加盟八千家
       经纪人天地
   
   当前位置--八千家资讯--宝鸡西安楼市--正文

宝鸡缘何能跻身全国百强城市——率先践行科学发展观结出硕果
    您访问宝鸡日报    录入:bjfgj 时间:2005-01-09 14:33:23  点击数:2145    

主持人白德泉崔晓波
 本期嘉宾
  李海珠 市统计局局长
  张景文 市社科联主席
  王申明 市委研究室副主任
  沈 瑜 市环保局副局长
  严晓波 市统计局副局长
  周娟萍 市统计局总统计师
  段积仓 市城调队队长
  罗 昌 市企调队队长
  杨宏涛 市发展研究中心科长




  近期,我国最权威的统计机构——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信息报社首次对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包括地级)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研究评估,并评选出了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南京、大连、杭州、沈阳、哈尔滨位列综合实力前10位。在此次评选中,我市喜进全国百强城市行列。
  对于宝鸡入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外界不少人士感到吃惊:宝鸡一不沿海,二不临边,缺乏地理优势;地下矿产蕴藏也不丰富,缺乏资源优势;它凭借什么从竞争激烈的中国城市综合实力大排名中脱颖而出呢?面对这个排名,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绝大多数人深受鼓舞,并备感自豪。
那么,宝鸡到底是凭什么进入全国百强城市?本报热题热议栏目邀请到来自各方面的嘉宾,请大家一起解读“宝鸡缘何会跻身全国百强城市”的奥秘。
  宝鸡跻身百强没有半点水分
  主持人:中国人喜欢排名次,从古代排座次的梁山泊108条好汉,到最近各媒体热炒的福布斯、胡润的富豪榜。同时,各种各样的城市发展排行榜也纷纷出台。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信息报社等部门作为国家的权威统计机构,对全国的城市进行排名意义何在?这个排名的依据有哪些?评估体系科学合理吗?
  段积仓:本次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信息发布是首次对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包括地级)的综合实力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估,可谓意义重大。这次评比依据国家统计局翔实可靠的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根据城市人口与劳动力、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等5个一级大指标,19个二级子系统,50个三级小指标体系综合评定。由此全面地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为城市客观认识自己并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依据。通过这次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我们就能明确了解宝鸡在全国竞争激烈的城市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把自己的定位搞清楚了,把竞争对手的实力弄明白了,下一步怎么发展,前进的方向在哪里,便会一目了然。
  主持人:也许是多年来各种排名榜太多的缘故,一些人对这次排名抱着怀疑的态度。那么,请问李海珠局长,这次排名的科学性是如何体现的?
  李海珠:近年来,所谓的“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中国最具活力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佳商业城市”等五花八门的评选层出不穷。各种各样考量城市发展指数的排行榜也屡见不鲜。对于这些评比,我不能武断地说人家的就不科学,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由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信息报社等权威统计机构进行的评比,无疑是最权威、最科学的。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从这次百强城市的指标、方法、资料来源和评定结果来看,每个指标都通过量化加权计算,消除了人为因素,体现了科学性;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参加,一个都不少,体现了综合性;采用数据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完备的审查控制办法,数据真实可靠,体现了客观性;同时,这次评比是在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等专门机构的主导下进行的,具有无可辩驳的权威性。
  主持人:国家权威统计部门的排名,对城市发展无疑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这样一来,城市之间为争名次会不会导致虚假政绩攀比和浮夸现象的抬头呢?
  李海珠:这个担心没有必要。刚才我已经讲了,这个评估体系是非常严密科学的。在这个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大家展开公平竞争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虽然,这次评比是首次,但这套评价方法、基本准则和评价体系却是国家统计局许多专家历时近20年,通过反复研究、实践获取的,会从技术上杜绝虚假政绩和浮夸现象的发生。具体情况请我们的总统计师周娟萍和城调队队长段积仓介绍一下。
  周娟萍: 这次2003年度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评价,采用的是专家咨询法,简单地说,是通过专家给定指标体系中各部分的权重,计算平均权重,再使用平均权数对无量纲化的指标加权计算得出总分。研究的具体步骤是: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方法;确定指标体系;提取数据并进行预处理,目的是解决数据资料残缺问题;对数据分布进行正态检验;指标间的共线性检验,以分析导致相关矩阵的奇异性或不稳定因素,最终剔除具有强烈共线性的指标;给出分类和各指标权数加权平均结果分析。这种统计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最科学的,可以有效防止虚报瞒报现象。
  段积仓: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口与劳动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5个一级子系统:(1)人口与劳动力:包括人口规模、素质和结构、管理和利用3个二级子系统,下设5个指标;(2)经济发展:包括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经济效益4个二级子系统,下设12个指标;(3)社会发展:包括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住房医疗服务、科技教育文化、社会治安、社会保障5个二级子系统,下设16个指标;(4)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供排水及电力3个二级子系统,下设8个指标;(5)环境:包括人口密度、投资、废物处理、绿化4个二级子系统,下设9个指标。从以上指标体系看,既有总量指标,用于反映“规模”即整体实力;也有人均指标,用于反映“效益”,即投入产出实现的程度。这样评定,既能表现出传统城市的发展积淀,又可以展现新兴城市生机勃勃的竞争活力。同时,这次评比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充分体现了城市的综合实力,而不是某一、两个单项的优势。
  宝鸡跻身百强当之无愧
  主持人:眼下,全国各地都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个城市之间最喜欢拿各自的GDP作比较。刚才通过有关嘉宾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这次百强城市评定并不单纯地看经济一项指标、而是把人口和劳动力、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5大指标综合起来进行考量。各位嘉宾认为,以这样的方式考察城市综合实力意味着什么?在这次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宝鸡能入围百强,主要凭借了什么?
  张景文:前几年,我们国家好多地方确实存在GDP崇拜现象,似乎把GDP搞上去了,就万事大吉了,对于是否能够保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则考虑得不是太多。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次全国百强城市评比,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全国城市发展水平进行的全面评价。上面几位嘉宾谈到的5大考量指标,事实上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我认为,全国百强城市也可以说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最好的一百个城市。
  沈瑜:把环境指数作为评判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并且与经济、社会等指标平起平坐,我认为这是我们在执政理念上的一大进步。宝鸡能入围百强,就是我市长期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结出的硕果。
  李海珠:我们宝鸡此次能跻身百强城市,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发展观”这个概念尚未明确推出之前,就高瞻远瞩,一直在躬身践行。众所周知,我们宝鸡是一个老工业基地,但我们不仅仅在工业上进行“独奏”,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建设工业强市、畜牧大市、旅游名市和百万人口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的全面发展目标。“四市”建设宛若一部波澜壮阔的交响乐,拉开了全市人民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序幕。2002年,市上又提出了创建最佳人居环境、最佳投资环境的发展目标。这些发展思路无一不与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完全吻合。因此,在这次全国性的城市综合实力大比拼中,咱们宝鸡能超过众多的东南沿海城市、矿产资源型城市,脱颖而出。率先践行科学发展观,可谓功莫大焉。
  王申明:我认为,宝鸡能入围百强,与我们积极倡导“和谐社会”,凸显亲民、爱民执政理念关系密切。就拿各地最头疼的城市拆迁来说吧。我们在“双创”中,拆迁了那么多房屋,却没有发生一起上访、闹事的不稳定事件。为啥会这样呢?因为市上始终把老百姓是否满意作为评判工作成败的主要指标。前不久,公安部长周永康在我市调研信访工作时,就对我市给予高度评价。同时,我市在加快GDP增长的同时,不断加大对社会各项事业的投入。2003年,市区教育、科技事业费达到1.7亿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贫困“低保”人员实现了应保尽保。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社会稳定,广大市民安居乐业。因此,在这次评比中,我市社会发展子系统得分较高。这对宝鸡跻身百强的贡献很大。
  罗昌:回顾我们的发展历程,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兴,城市兴;工业强、城市强。宝鸡能入围全国百强城市,一是我们坚持了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在一批充满活力的企业带动下,经济发展水平跨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进步、生态改善都离不了这个基础。我们宝鸡近几年来,以产权招商为突破口,深化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推进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促使企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全市工业经济连年增长20%以上。同时,我们按照“8355”工程的规划,有重点地聚集生产要素,着力培养一批主业突出,市场份额大、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有了这些企业强有力的支撑,宝鸡的百强地位才会更加稳固。没有了这些,入围百强就是空中楼阁。
  张景文:2002年,撤销宝鸡县设立陈仓区,是市委、市政府在扩大城市发展空间上的一大手笔。这个大手笔对宝鸡入围百强的意义也非常重大。
  主持人:最近两年,“双创”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兴奋点,那么,这项工作对我们宝鸡跻身百强贡献大不大?
  沈瑜:我始终认为,“双创”对我们宝鸡来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宝鸡的环境卫生、自然生态、市民素质,甚至机关的作风、市民的生活方式都受到了深刻影响,并发生了重大变化。市上主要领导反复讲过这样一个观点:环境是重要的生产力。开始,可能有些人对这个观点不理解、也不一定认同。现在,通过“双创”,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明白了其中的深刻含义。这次宝鸡跻身全国百强就是有力证明。我们宝鸡与其他一些城市相比,可以不比高楼大厦,但是要比蓝天绿地;可以不比GDP,但是一定要比社会是否文明和谐。截至目前,宝鸡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近40%,人均公共绿地8.57平方米,并先后建成120公顷的渭河生态公园、190公顷的金台森林公园,尤其是今年10月完工的渭河蓄水工程,让城区新增水面140万平方米。同时,投巨资建设的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使宝鸡的城市功能日益完善。这些都对我市入围百强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海珠:有一点,我要说明一下。这些数据都以2003年的为准。而我市在基础设施、环境方面许多脱胎换骨的变化却发生在今年,很遗憾,这些新的变化在这次城市评比中没有算进去。如果把这些巨大变化计算在内,我想我们的排名可能还要靠前。
  宝鸡跻身百强是宝鸡人民干出来的
  主持人:名列全国百强城市,对宝鸡的工作来说,算是一个莫大的肯定。当然,我们也不能沾沾自喜。一方面,长期以来被我们当作竞争对手的咸阳、绵阳等城市都被排除在百名之外。而另一方面,不太引人注目的克拉玛依、海拉尔等城市却超过了我们。各位嘉宾对这个名次怎么看?
  段积仓:从进入百强的城市看,地域特征很明显,东部地区61个,中部地区20个,西部地区19个。这也反映了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势。宝鸡地处西部能跻身百强,确属不易。同时,绝大多数的百强城市人口超过了二百万,并且多为省会城市。而宝鸡作为一个非省会的地级市入围百强,更是难能可贵。这说明我们的城市综合实力确实不可小觑;放在全国的大范围,我们依然很有竞争力。在省内,宝鸡仅次于西安,是我省“一线两带”上当之无愧的西部龙头。
  杨宏涛:对待这个排名,陶醉万万不敢。而排名给予宝鸡的机遇,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相对进入百强的其他地级市,宝鸡还是有许多优势可言。除柳州工业门类较齐全外,海拉尔、鄂尔多斯、克拉玛依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包头是钢铁城市,桂林是旅游城市。他们的产业结构都比较单一,经济风险较大,且缺乏成长性。因此,我认为他们的发展后劲都不如宝鸡。我想,如果稍假时日,宝鸡定能超越他们。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区域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区域中心城市的竞争,而城市之间的竞争最终是综合实力的竞争。我们宝鸡要腾飞,就必须尽快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各位嘉宾认为,宝鸡的城市综合实力还有可以提升的空间吗?
  严晓波:宝鸡能入围百强,与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密不可分。但宝鸡城市发展多年奠定的基础,对城市综合实力的贡献也不小。例如,我们是中国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工业重镇,是陕、甘、宁毗邻地区商贸中心,有丰富的周秦古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经过多年积淀的,要提升,需要长时间的“修炼”。我认为,要想迅速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突破口就是经济指标。比如,东莞综合实力列全国12名,傲视排名跌到30位之外的重庆、西安等老牌大都市。凭的是什么?就是经济。在百强城市经济子系统中,宝鸡排名76位,虽然为总体排名挣了分。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们的GDP在全国西部城市中只排到第20位。就这一块而言,我认为宝鸡有待提升的空间很大。
  杨宏涛:确实如此,我们详细分析一下五项大指标。我们的人口与劳动力、社会要迅速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基础设施、环境,就宝鸡目前的状况,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想再提升发展水平也不太容易。因此,坚持不懈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扩大经济总量,对提升宝鸡城市综合实力尤为重要。
  主持人:作为地处西北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级市,宝鸡能一举跃入全国百强,无论如何都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回顾我们走过的历程,各位嘉宾认为,成功跻身百强城市能给我们哪些启示?
  李海珠:我认为,宝鸡喜进全国百强,可以大大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继续加快发展的决心。这些年来,我们好多人对宝鸡的发展缺乏信心,总认为,我们没有地理优势,没有资源优势,想赶上经济发达地区是不可能的。可事实证明,宝鸡一点都不弱,我们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同台竞争,不是照样进了百强吗?这说明,在西部这块黄土地上,同样可以产生竞争力很强的城市。宝鸡在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包括地级)市中排名81位。除过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宝鸡名列62位,若再除去省会城市,则名列44位。这一出色成绩是全市370万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干出来的,我们应该为此自豪。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绝不会就此罢休,反而会更加激烈。而且,这一排名也是动态的,综合实力成长快的城市会挤入,发展停滞的百强城市也有可能被淘汰。我们千万不敢掉以轻心,应该继续沿着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正确前进方向,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主持人:地处西北内陆的宝鸡成功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也许,不显山、不露水的宝鸡让许多人吃了一惊。但一组组数字,一项项指标是最有力的证明——宝鸡入围百强当之无愧。数字、指标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但数字、指标背后无时无刻不激荡着宝鸡人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奏出的豪迈乐章!
  • 上一篇文章: 热烈祝贺宝鸡房地产信息网于2004年12月20日开通试运行

  • 下一篇文章: 市区新湖有了响亮名称--金渭湖
  •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Copyright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8000j网(八千家)
    声明:本网站文章、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之用,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电函后3日内删除。
    电话:0917-15309175008 E-mail:8000j@163.com
    八千里路云和月,让爱有个家!——八千家(8000j)